后疫情年代逃离仍是逃回北上广深三个故事告知你怎么正确的挑选

时间:2020-05-21 22:35:36  阅读:6429+ 作者:责任编辑NO。郑子龙0371
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璃语职美人”(ID:crystal_words),作者:王胜男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
写在前面的话:

因为疫情关系,今年的就业形势颇为严峻,甚至有人说这是 “史上最难”就业年。相比较而言,2008年的金融危机都显得要“友善”很多。

随着疫情的缓解,最近的咨询案例有不少来访者表示纠结“逃离”还是“逃回”北上广深?

是去大城市闯一闯还是回小城市安安稳稳过日子?或者说,是选择大城市一张床还是小城市一套房?

想留在大城市想发展的人,通常都不想在小地方过着一眼望到头的生活:觉得趁着年轻就该多一些阅历,多涨一些见识,哪怕是辛苦一些,但是愿意不断折腾着,说不定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。

但是留着一线城市的人,又需要扛得住各种压力。例如:房价高、房租贵、落户难、就业门槛高、工作所承受的压力大、生活成本高等等,这每一项都勒紧了“一线漂族”的喉咙:有时候会想还不如回到小城市守在父母跟前,不求富贵,但可以吃穿不愁;虽没有都市繁华,但也有岁月静好。

但真的是这样子吗?

在大城市,你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理想吗?还是会让你折腰于现实?

回到小城市,真的就能够完全满足你尽孝于双亲、岁月静好的要求吗?

鉴于每个人的个性特质、家庭背景以及对于职业的选择和考量侧重点不同,我无法统一而论。

在此,我想分享三个小故事,如果你也有类似的困惑,希望可以给到你一些启发;如果你也有故事想分享或者这些故事能够打动你,欢迎在下面留言,至少让我知道你来过。

01

张洁(化名),女,27岁,北漂4年。

按照她的话说,偌大的北京城,容得了肉身,但是却无法安放灵魂。

张洁来找到我的时候,想解决的咨询困惑是要不要离开北京,回老家发展。

“我是通过校招来北京的。刚刚开始对北京充满了向往,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城市好好的拼搏。我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,毕业后通过校招进入了北京郊区的度假山庄做储备干部。虽然说是储备干部招进来的,但是我感觉自己跟个服务员没什么区别......说是在北京,但实际上我工作的地方离北京火车站就得一百多公里呢,坐大巴得将近两个小时。这里远离市区,我们每天的活动轨迹都是这山庄里。在这里真的很适合养老,但是那个时候我才刚刚毕业啊。周边连个像样的商场都没有,去西单逛一次,我都自己有种进城的感觉。总之,都市繁华仿佛与我绝缘。”

张洁娓娓道来。

“我爸妈跟亲戚说我在北京工作的时候,亲戚说有个朋友家的孩子也在北京工作,想撮合我们两个人,这件事成为了我人生重要的转折点。当我堵在外环高架上的时候,满脑子想的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,而是君在大兴,妾在密云。相亲那天天公不作美,高速上发生了事故,所以路上堵得厉害,大巴车走走停停,我也晕的七荤八素的。我在呕吐感中思考,我就想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?”

张洁说,也就是那次回来之后,她提出了辞职。

但她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,又找了跟专业相关的工作,但重要的是终于“进城了”,不过同时也失去校招的优势…..

张洁以为换了个环境重新开始,一切都会不一样;但是现实跟以往没有差别。

酒店行业比较好的一点是包吃住,可以把生活成本降到最低;但也正是如此,她感觉自己这些年除了工作就是工作,没有自己生活。

  • “高中住校住宿舍,大学住校住宿舍,毕业工作住宿舍,我真的厌倦了与人合住的日子,我特别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。但是北京的房价太高了,买房子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。如果租一套单身公寓就要花费掉我半个月的薪资,在这里我始终缺乏一种归属感......”

通过张洁的叙述风格我渐渐了解到,这是一个安静内向的女孩:她小时候父母离异,亲情缺失、缺乏安全感,十分渴望家庭的温暖;但职业成就动机并不明显,更关注于内在自我。

我问及她的顾虑,原来,小洁的老家在黑龙江省的某个小县城:从现实层面考虑,如果是回到老家,是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的。

我和她澄清了以下几点。

首先,离开北京并不是你混得不好,而且回去有你更想要的生活。

其次,梳理小洁的价值观、能力、特质等。

最后,探讨工作问题的现实解决途径。

  • 结合小洁的意愿、个性以及当地就业环境等因素,我建议她重点考虑:家里是否有资源,可否帮忙介绍工作;考事业编制、公务员等;自我创业,线上端或者线下端......

如果这三条路不通,可优先考虑就近原则。

例如,她可优先考虑选择省会城市哈尔滨。

毕竟,她这些年的工作经验还是在酒店运营管理方面,仍然可以在这个领域里进行深耕。虽然在疫情之下酒店行业受一定的影响,但这只是周期性的。

咨询后的小洁决定先休息一段时间备考公务员,她说,哈尔滨冬季的时候是旅游高峰期,等到十月之后疫情应该也缓解了,然后再考虑找工作的事情。

02

李建,男,31岁,广漂11年,2年前从广州撤回,现在想再杀回广州。

  • “其实我很喜欢广州这个城市,我读书和工作都在这里,我的朋友也都在这里,广州相当于我的第二个家乡。都说在大城市立足不易,但是我觉得广州这个城市对于外来人却很包容。我当初回老家是爸妈想让我回去,因为我是独生子。再就是那会儿我奶奶生病了,小时候奶奶带我最多......其实回来的时候,我还挺乐观的,觉得回老家也一样可以找到工作的。

  • 但是现实跟我想象的还是有差距的。在广州工作的时候,我觉得人际关系还挺单纯;老家的人情世故反而让我感到很不适应。做任何的事情的时候,没有关系就办不了事。光是我奶奶生病这事儿,从病房安排、到手术主刀还是后期的护理,都是各种找关系..... ”

李建叹了口气,继续说。

“回老家后,刚刚开始感觉自己终于是有娘疼的少爷,但是一周后被我妈各种嫌弃:玩会游戏,说我不务正业;睡个懒觉,说我生活作息不规律;吃完饭在沙发上摊一下,又说我好吃懒做…..我高中开始住校,大学毕业后也是在独自生活。现在与父母在一起生活,其实更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。不见时甚至想念,生活在一起后,又是各种嫌弃,恨不得一别两宽。”

“更让我糟心的是,合适的工作机会太少了,好的工作又被各种关系户霸占......亲戚帮忙介绍了几个工作,但是工作习惯和理念实在差太远,总感觉格格不入......大家都以为小城市的房价低,消费水平低,但事实上也并不尽然。这只是所谓消费水平低,但却真的是薪资低。当消费思维停在大城市的观念,而收入已经降为小镇水平的我,真的很尴尬。去超市买东西花了两百多,结账后我妈拿着小票各种算计,还问我怎么花这么多?”

根据他的描述来看,我做了如下总结。

1、李建觉得在大城市是身体累,但是小城市累心。

2、李建适合广州发展的根本原因。

  • 情感因素:李建对于广州是有感情的,他在这里读书、恋爱、工作,他最美好的青春都在这里。

  • 个性因素:通过咨询了解,李建性格开朗外向,乐观率性,自信有活力,对生活充满热情。

  • 职业机会:他更加适合有创造性的职业,例如营销、策划和市场商业等领域。相比较而言,大城市给到的机会也更多。

  • 人脉资源:他在广州呆了十一年,朋友和资源圈子都在这里......

咨询后的李建更加确信了内心的声音,打算最近一段时间做些积极准备和努力,再度杀回广州。

03

有一对80后夫妻,也同样向往大城市的繁华机遇。

他们在北京、上海工作奋斗近十年后,仍然感觉压力大、生活成本高,关键是真的买不起房。

在孩子两岁时,为了给孩子一个稳定的生活,两人决定撤回北方某三线城市,实现了房子自由;但是半年后,两个人都产生了不适应感。

那个时候,男人的工作出差频率高,平均一个月在家呆不到一周,妥妥的丧偶式育儿。

两口子做了以下分析。

  • 环境问题:相比较南方,北方的雾霾较多,环境干燥,孩子频发呼吸系统疾病;他们担心在这里多呆两年,未来就少活两年。

  • 教育资源:三线城市资源较少,对于未来孩子也有影响。

  • 娱乐休闲资源:在这座三线城市,两个人下班后的业余爱好就宅在家里看电视,节假日可去之处也甚少。

两个人最终决定,再次举家搬迁。

1、在地图上画圈圈,选择倾向的城市。

这座城市必须满足以下条件:

  • 买得起房(至少付得起首付);环境好,城市宜居;城市发展可期;两个人都喜欢…..

  • 最重要的是,夫妻至少有一方有较好的工作机会。

然后,男人自搭路费,跨省跨市面试找工作,面试了近十个岗位,挑挑拣拣四个月后,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入职某单位。

2、举家迁移到南方某二线城市。

小两口卖掉了之前的房子,付了学区房的首付,用剩余的钱买了车子。算是实现了居住自由、出行自由;买了学区房;户口落好后,孩子幼儿园报名成功。

虽然过上了有房贷的生活,但是两个人发现,松中有紧的生活也还不错;两个人还办了健身卡,当孩子去兴趣班学习的时候,夫妻俩就去运动健身......

  • 一年以前,女人问男人,你期待的理想生活什么?

  • 男人说:下班后有空去健健身,周末有空,带孩子去公园逛逛、搭帐篷、放风筝;节假日可以自驾去周边转转。

一年后,这个梦想实现了。

当这对80后夫妻在第二次决定举家迁移的时候,亲戚朋友觉得两个人一定是疯了:新装修好的房子,就这样子卖了?好好的国企工作,就这样辞了?

很多人会感慨说,如果他们当时不回那个三线城市就好了,新装修好的房子就卖掉真的太可惜了。

但是这对80后夫妻想说:不论是从北上广深“逃离”,还是从小城市“撤退”,也许有一部分经济损失,但是我们都不后悔,这都是人生中的一部分:当初选择在大城市发展,我们努力奋斗过;选择在小城市定居,我们也曾积极适应。

也有人会说,如果他们当时就去这个二线城市就好了,他们的事业肯定会发展的更好,经济压力也会更小。

但是你要知道,有些事情你只有真的体验过,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。

04

咨询中,经常有来访者说:“王老师,我太难了。”

然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,又有多少人敢说自己简单呢?谁还不是个“Hard模式呢?”

如果你是鸵鸟,遇到困难就喜欢往土里钻,你的人生的可能性又在哪里呢?在土里!那就活该你吃土!

有时候最需要改变的不是环境也不是城市,而是你自己。

不论你是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,请记住,你不是“逃离”也不是“逃回”,而是那里有你向往的生活。

哦,忘记说了,第三个故事中那对80后夫妻是我和我先生。

-关于作者-

王胜男,职业规划师、性格行为分析顾问、认知行为治疗师,“璃语职美人”长期合作职业咨询师(累积咨询时长2000+小时)、微信公众号“璃语职美人”原创团队作者。微信公众号“璃语职美人”(crystal_words)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